2022年2月8日

理想的新村基本規劃

71年前,住在務邊路三哩半地區的750家住戶可能帶著誠惶誠恐的心情,渡過他們在原居地的最後一個春節。根據媒體報導〈南洋商報,195011月5日,第11頁〉,在緊急狀態相關法令下,這些居民將在春節過後遷移到「新村」展開新生活。

居民在軍車協助下搬遷*  Credit: Imperial War Museum

Briggs將軍在1950年接手馬來亞緊急狀態作戰指揮官工作後,如火如荼的進行遷移墾民至新村的計畫。他的辦公室擺放了一張馬共活躍的地圖,然後依據這張地圖與戰略選擇建立「新村」的地點[1]。在確認建村地點後進行居民的普查,包括受影響居民的生計來源等資料,決定每一戶的平均面積。基本原則是遷村後,居民可以在自家擁有一小塊地種菜或養豬等,至少能自供自足。

Brigg計畫中自供自足的新村* Credit: https://www.nixonmalaya1953.com/

所分配的土地面積可以蓋個豬欄* Credit: Dobby[2]

規劃中的每個新村應包含一所學校、診所、大會堂、水及供電等,同時派駐一名懂得村民語言的官員。然而這些只是「理想」,實際上並不是所有新村都擁有完整設施,其中所分配到土地更是杯水車薪。

至於村民如何選擇那一塊地蓋房子目前尚未找到任何資料。如果您好奇當初為何您的家是在二馬路而不是三馬路或其他地點,可能必須問問自己的曾祖父或祖父輩才有答案。如果各位前輩有上述資料,歡迎提供。

註:

[1]. Renick, R.D. Jr. (1965). The Emergency Regulations of Malaya Causes and Effect.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Vol. 6, No. 2, Modern Malaysia, pp. 1-39.

[2]. Dobby, E. H. G. (1952). Resettlement Transforms Malaya: A Case-History of Relocating the Population of an Asian Plural Socie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 1, No. 3: pp. 163-189.

*照片拍攝地點非崑崙喇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