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1日

戒嚴中的崑崙喇叭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政府實施了各種讓許多人至今仍混淆不清的行動管制令MCO,不禁讓村裡的長輩們回想起當年戒嚴的陳年往事。

在戒嚴期間居民的行動完全被管控  Credit: Imperial War Museum
1952年鄧普勒〈Gerard Templer〉接任馬來亞殖民政府最高專員,同時兼任作戰總指揮官,在戡亂政策上則延續Briggs將軍之戰略。1953年,鄧普勒在反共策略上實施了黑區白區制度。黑區是最嚴格的管制,除了戒嚴、糧食管控,還禁止人員移動;白區則為較寬鬆的管制。

早期的崑崙喇叭被列為黑區  Credit: COTCA[1]

有如馬來亞大部分的地區,崑崙喇叭在早期被列為黑區,因此戒嚴是當時居民的共同回憶。除了一般性的戒嚴外,往往又因為一些突發事件而實施更嚴格的措施〈有如CMOECMO〉。例如在19526月初,一名特警Azri Baki在崑崙喇叭遭馬共殺害,村裡即實施了每天22小時的戒嚴〈The Strait Times, 7January, 1952, page 1〉。在剌鐵網圍籬下的村民因為行動受到限制而無法正常作息,農夫礦工都無法出外工作。1959年初又因投誠的馬共區委陳文在村裡遭報復身亡,崑崙喇叭再次實施更嚴格的戒嚴〈南洋商報,1959127日,第11頁〉。

比起因疫情而實施的MCO,當時的戒嚴所造成的困擾應該更是苦不堪言。在沒有電視電腦或網路的年代,連困在家裡的一點消遣娛樂都沒有,更甭談在家工作〈Working From Home〉了。這些戒嚴措施一直到1960年才逐漸取消。

註:

[1].   Cultures of Occupation in Twentieth Century Asia    

*照片拍攝地點非崑崙喇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