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3日

晚清官員丘逢甲及陳寶琛造訪南天洞

村裡大部分的老前輩都稱南天洞為南道院,從1930年代的老照片中亦可隱約看到入口處的門框上寫著「南道院」三個字;而「南天洞」三個字則出現在入口處左上方。資料顯示:南道院在第四任住持逝世後,在1973年由南天洞管理委員會正式接管,並易名為南天洞。〈我很好奇在今天的入口處,是否仍可見當年南道院三個字〉

舊照片中隱約可見門上南道院三字,Credit: Lee Kip Lin Collection, courtesy of National Archives of Singapore


南天洞成立至今逾120年毫無疑問。道院收藏一口由陳喜盛捐贈的古鐘確實標示由廣東佛山隆盛爐鑄造於光緒廿五〈即西元1899年〉。到底誰是陳喜盛?當年他為何捐贈這口鐘?是向神明獻上自己的心意?得到神明的保佑和庇護?抑或是慶祝南道院之開幕?〈歡迎提供陳喜盛相關之歷史資料〉

 

南天洞法鐘

雖然目前仍未找到南道院正式成立年份之歷史文獻資料,不過清朝末年官員丘逢甲的著作中清楚的記載他在1900年受邱菽園之邀訪問了新馬兩地,其中更拜訪了南道院,並以<南道院>為名寫詩二首:

寳氣搜殘剩石頭,石玲瓏化洞天幽。

三分得水知魚樂,九曲看人作蟻遊。

荒外有山容道侣,海中無地不瀛洲。

他年補入神仙傳,曾費驂鸞半日留。


林外方塘塘外山,洞門高下鎖煙鬟。

藤陰滿院聞蟬語,雲氣當軒待鶴還。

絕妙文心惟曲折,最難仙福是清閒。

海天歸去猶留夢,他日相思浩渺間。


此外,從收錄在《滄趣樓詩集》中的撰寫年代及地理位置來看,我個人深信另一位曾造訪南道院的清末官員是大名鼎鼎的末代京師陳寶琛。

 陳寶琛是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溥儀稱他為「唯一的靈魂,唯一的智囊」。陳寶琛約莫在1906~1907年間因為籌建福建的第一條鐵道而到南洋募資,詩興大發創作頗多,其中這首<石山左轉有洞,供老子像,榜老君巖>雖未提到南道院三字,但從他由大白臘〔霹靂〕錫礦場南下吉隆坡,道路的左邊出現一個供奉老子的山洞,約略可以感覺到他所參觀的可能是南道院:

 

道左穹窿一洞天,

丈尋鐘乳不知年。

卻愁混沌朝朝鑿,

肯赦靈岩為散仙?

 

怡保南道院

而同時期的另一首詩,詩名中雖然出現南道院三字,可是又出現了如上一首詩名中的老君巖,中國學者在註譯中認為南道院在福建泉州老君巖「數里」外。但詩中出現「海外募股」的事項,加上詩中對該地點的描繪,都符合南天洞。到過南天洞的人大概都知道裡頭的字或畫都是粗糙俗氣〈據說都是創院道士之作〉。而陳寶琛是位有名的書法家,所以詩中有一句「頗嫌俗構累真面」,確是對南道院貼切的形容。至於為何兩首詩都出現「老君巖」?我想極可能是他年老在海外為家鄉福建鐵路奔波,往往會想起家鄉類似之風景,作個比較而已。

個人才疏學淺,有待各位先進指正。〈不知道當年陳寶琛是否在南天洞留下墨寶?〉

 

怡保南天洞內神像

<去老君岩數,山洞益奇,曰《南道院》,亦供老子>

我昔道豳陟彼岨,嵌空岩石疑世無。

晚來海股觀奇勝,自笑坐井真瞀儒。

後媧百煉太古雪,點綴裸壤峰峰殊。

碧幢翠蓋亦千歲,襯藐姑射瑩肌膚。

初遊一岩已歎絕,導者乃比大小巫。

清漪外繚中矗起,庨豁乍入翻迴紆。

幕天四垂階級絕,繞壁鬼物群睢盱。

猶龍西出不見尾,卻占香火驕浮屠。

頗嫌俗構累真面,安得秉畀重枝梧。

左旋一洞俯僂進,持炬百武愁攀扶。

日光忽漏得盤坐,下有清泚遊儵俱。

淵然石響從所扣,洪者鐘鼓纖琴竽。

蠻荒篳路怪得此,造化洩秘將誰娛?

謝詩柳記料無分,草草一至衰憐吾。

持歸奴僕命方廣*,夜半何當負以趨?

*陳寶琛在原詩中標註:永福有方廣巖。再次驗證他以福建類似景點作比較。

後註:

最近閱讀了譚勇輝(2017)文章,他直接認為詩中所描寫的是怡保南道院。

見:譚勇輝〈2017〉寶琛《南遊草》的南洋人文關懷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0一七年第五期61~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