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7日

「碑」與「石」

年輕的村民或許不知道,從未遷村前的毛邊路〔今務邊路〕三條碑,到遷徙後的崑崙喇叭新村,在老一代的怡保人當中,仍舊稱之為「三條半碑」、「三支碑半」或「三條半石」。

  登嘉樓早期之哩程碑  Credit: https://www.flickr.com/photos/53021642@N02/7996389613  

其實「碑」與「石」,主要表達該地與市中市依主要道路的英哩距離。殖民政府沿用了古羅馬人的方式,從市中心開始,在每一英哩設置一個支/條狀的石碑當標示。由此可知,崑崙喇叭應該位於怡保市中心沿著務邊路的三英哩至四英哩之間〔據悉隔壁安邦新村是五支碑〕。

古羅馬哩程碑 Credit: 
https://www.flickr.com/photos/41523983@N08/9553512129
未遷村前,在怡保提供公眾運輸的五間巴士公司分別是:利蘭、普通、近打、怡保及百年巴士公司。其中怡保巴士有限公司其中一條服務路線川行於文冬與務邊路三英哩,其中經過雙溪巴里路、十三間、巴士總路、拿乞路、勿署街轉列治街、休羅街、直達務邊路三英哩〔南洋商報、1947221日〕

怡保巴士
至於稱「一支」或「一條」,則村民常用之方言決定。

2021年12月8日

福德祠慶百歲

祝賀福德祠100年紀念:

正神賜福信徒逾世紀

伯公庇護村民越百年

根據網上有關福德祠資料,崑崙喇叭福德祠成立於1921年。遷村70年,福德祠可說是村內歷史最久的機構,已經成立一百年

崑崙喇叭福德祠大伯公
崑崙喇叭福德祠大伯公

正有如馬來西亞大多數的華人神廟,由於早期沒有向殖民政府正式註冊,只能靠所保存之文物文獻或口述歷史追溯其成立年份,例如廟中之匾額、題字或村內耆老的回憶等。 

崑崙喇叭福德祠
崑崙喇叭福德祠

小時候福德祠和已經解散的互助會都位於大街上的同一棟建築物內。印象最深刻的是福德祠在當時小學的操場搭棚演劇酬神,非常熱鬧。也許當年村民娛樂選項真的不多〔據說村內曾經有電影院,真希望能夠有人貢獻當年電影院資料及相片〕。

從網上新聞庫找到1962-1963年福德祠互助社職員名單:

主席:吳典   副主席:徐伙元、黃景合

總務:鄭孝廉   財政:林國呈

查數:周念仁、盧華

評議員:黃志明、陳權、李有簋、張茂合、林惠潮、柯耀清

董事:鄧永清、徐鼎華、陳木茶、李盛財、鍾文盛、柯春成、張清泉、鍾官壽、楊安、李金富、黃財合、李添興、張濟川、鍾就喜、曾秋明、邱裕琴、李、陳獻、陳福初〔星洲日報,19611229日〕

 

歷屆主席:〔擷取自福德祠網頁〕

(由於年分太久難以儲存,在1980年之前記錄難以尋找)

1980-1989 吳典

1990-1991 葉細叻

1992-1995 鄧安傑

1996-1999 陳奕興

2000-2003 盧亞吉

2004-2005 陳奕興

2006-2009 張錦漢

2010-2011 陳奕興

2012-2016 張錦漢

2018-2020 陳奕興〔作者更新〕

2020-2022 曾慶淼〔作者更新〕

 

相關新聞:

昆侖喇叭福德祠.曾慶淼當選主席 

福德祠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