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危言聳聽、純粹為了吸引讀者點閱的標題。這是1957年5月25日南洋商報第10頁的新聞標題。我慶幸未曾經歷過戰爭的年代,但聽到11噸炸彈,自然會聯想到其殺傷力。
林肯式轟炸機在崑崙喇叭投下炸彈* Credit: Australian War Memorial |
雖然1948至1960年是馬來亞〝緊急狀態〞時期,可是對許多參與的軍警人員,這12年對他們而言,是實實在在的戰爭時期。其實殖民政府未將此時期定位為戰爭,因為一旦宣佈為戰爭,保險公司將不會對錫礦公司或橡膠園坵作出理賠。
馬共在森林山區作戰〈小時候常聽到長輩稱馬共為山頂佬〉。擁有空中優勢的殖民政府軍隊自然採用投放勸誘傳單、廣播或空中轟炸的方式迫使馬共投降。崑崙喇叭郊區及附近的雙溪拉也〈Sungai Raya或Sungai Raia〉是馬共活躍的地區,所以也免不了遭受一番轟炸。根據該篇新聞報導,兩架林肯式轟炸機在5月24日上午八點左右開始投下11噸炸彈。
誘導馬共投誠的傳單 Credit: UK Information Department |
據村民前輩Yap SiewChuan在臉書留言,在進行轟炸之前,政府會發放傳單通知村民,避免村民誤闖轟炸區平白丟掉生命。
註:*照片拍攝地點非崑崙喇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